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简介
尚义县距张家口市116公里,距北京288公里。地理位置北纬40°44′-41°32′,东经113°49′-114°26′。县境之地,在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作用下,坝缘线横贯东西,形成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北部为坝上高原区,以坝缘山地、疏缓丘陵、波状高原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8.9%,海拔1280-1650米;南部为坝下山区,以浅切割中山、低山丘陵、山间谷地、黄土台地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1.1%,海拔1050-1800米。
气候独特,蕴藏潜力巨大。尚义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在350-420毫米,多集中于6、7、8月份,无霜期一般为100-120天。
尚义县辖6个镇、8个乡:南壕堑镇、大青沟镇、八道沟镇、红土梁镇、小蒜沟镇、三工地镇、大营盘乡、大苏计乡、石井乡、炕塄乡、七甲乡、套里庄乡、甲石河乡、下马圈乡。
尚义近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适宜优质蔬菜种植和农作物营养积累。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10大类40多个矿种,较为丰富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非金属矿有煤、石墨、硅藻土、紫色页岩等。风力资源稳定、丰富,是华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旅游独具特色,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劳动力资源充足。所有这些都为开放的尚义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历史沿革
县名蕴含“崇尚礼义”之意。据《张北县志》记载:尚义县境,秦时为代郡北境,西汉属代郡且如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城西北部);东汉为匈奴、鲜卑游牧地;三国魏、晋为鲜卑族;北魏为柔玄镇(治兴和县西壕堑一带)地;东魏、北齐为怀荒镇(治今张北县城)地;隋为雁门郡北境;唐为突厥、库莫奚,契丹游牧地;五代时为契丹地;辽属西京道奉圣州,金属西京路宣德州柔远县(治今张北县城);元为威宁县(治今南壕堑一带)。属中书省兴和路;明属兴和守御千户所及鞑靼诸部落牧地;清初沿旧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属张家口理事同知及抚民府厅,乾隆至光绪年间垦殖日众,渐成村落;民国二年(1913年)改属张北县,民国四年(1915年)北部划属商都垦务行局,民国七年(1918年)改属商都县第二行政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把商都县二区及三、五区各一部(今大青沟、大营盘、大苏计、哈拉沟、后石庄井公社)划出,在大青沟建尚义设治局(尚义,寓提倡礼义廉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被日伪侵占改设治局为尚义县,一九三九年九月伪蒙疆政府成立,尚义属察哈尔盟(1943年)张北县西区 (今县境南部、中部十一个公社)划归尚义县,伪县公属由大青沟迁至南壕堑;一九四五年我军第 一次解放,次年战略撤城,一九四八年二次解放,建尚义县人民政府(驻南壕堑)属察哈尔省,一九五二年划归河北省,一九五八年并入张北县,一九六0年划归商都县,一九六一年五月恢复尚义县制。
行政区划
邮编:076750。行政区划代码:130725。区号:0313。拼音:Shangyi Xian。
2000年,尚义县辖5个镇、9个乡:南壕堑镇、大青沟镇、八道沟镇、红土梁镇、小蒜沟镇、大营盘乡、大苏计乡、哈拉沟乡、后石庄井乡、七甲乡、炕塄乡、套里庄乡、甲石河乡、下马圈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77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南壕堑镇 34948、大青沟镇 17526、八道沟镇11515、红土梁镇 12500、小蒜沟镇 9741、大营盘乡 10951、大苏计乡 9117、后石庄井乡 10066、哈拉沟乡 7195、炕塄乡 10867、七甲乡 5635、套里庄乡 7136、甲石河乡 6774、下马圈乡 3795。
2002年底,尚义县面积2620.96平方千米,人口19.11万。辖6个镇、8个乡,5个社区居委会、172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南壕堑镇平安西街152号。
南壕堑镇 镇政府驻平安东街330号。面积261.38平方千米,人口3.38万。辖3个社区居委会、20个村委会:第一、第二、第三;安宁街、太平街、新华街、菜园街、西平山、十三号、沙卜窑、毛忽庆、常胜沟、满克图、厂棚沟、瓦窑沟、田家窑、大坝沟、朝力盖、官村、二号、六号、青山、西哈拉沟。
大青沟镇 镇政府驻大青沟村。面积187.55平方千米,人口2.06万。辖1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委会:大青沟;大青沟、厂库伦、汗淖卜、长富沟、大银堤、师家卜、白彦堡、贲贲淖、陈所梁、南海子、升华、魏村、庙沟、大井。
红土梁镇 镇政府驻红土梁村。面积293.24平方千米,人口1.21万。辖1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委会:红土梁;红土梁、大西沟、五十家、榆树湾、土木路、永胜地、豆腐窑、黄土窑、龙池窑、七令沟、太阳坡、二道背、长条沟、下井、头号、大山进沟。
八道沟镇 镇政府驻八道沟村。面积206.55平方千米,人口1.57万。辖14个村委会:八道沟、博岱花、宣窑洼、阎房洼、老虎山、南大井、惠家梁、北石塄、碾盘洼、七甲山、赛尔台、东水、西赛。
小蒜沟镇 镇政府驻小蒜沟村。面积370.13平方千米,人口1.14万。辖17个村委会:小蒜沟、保满沟、北槽碾、大梁底、土窑沟、下纳岭、大土台、勿乱沟、南营盘、牛家营、阎家窑、宣府窑、乌良台、中乌拉哈达、南沟、地上、缸房。
三工地镇 镇政府驻三工地村。面积109.62平方千米,人口0.92万。辖10个村委会:三工地、刘面焕、李三虎、王油坊、张活洼、沙河庙、有德元、王二来、哈拉沟、田家。
炕塄乡 乡政府驻炕塄村。面积158.14平方千米,人口1.42万。辖11个村委会:炕塄、戈家、脑包底、大满井、狐子窝、阎家淖、南哈路、白彦不落、特布不落。
七甲乡 乡政府驻七甲村。面积77.2平方千米,人口0.77万。辖8个村委会:七甲、荞麦窑、三排地、三海洼、大六号、北营子、三和成、妈奶沟。
大营盘乡 乡政府驻大营盘村。面积277平方千米,人口1.42万。辖6个村委会:大营盘、六十庄、王条卜、十二号、蒙古营、程家。
甲石河乡 乡政府驻甲石河村。面积143.1平方千米,人口0.79万。辖13个村委会:甲石河、碱沟梁、青杨沟、瓦桶沟、碱土河、杏园沟、化林沟、大柳沟、骆驼山、西杨木沟、东杨木沟、侯达子沟、囫囵。
大苏计乡 乡政府驻大苏计村。面积138.27平方千米,人口1.16万。辖13个村委会:大苏计、小梁子、夏家卜、六号地、郝家地、白沙泉、大贲红、八义井、双井子、蔡家、冀家、三圪垯井、半个碌碡。
下马圈乡 乡政府驻下马圈村。面积157.5平方千米,人口0.45万。辖7个村委会:下马圈、上白窑、阳高窑、南槽碾、庄科、旧庙、正果。
石井乡 乡政府驻石井村。面积128.2平方千米,人口1.41万。辖13个村委会:石井、东山、范家、戈家、戈老五、中达营、谷家梁、黄旗岔、石门沟、水泉梁、马连洼、奎腾台、陈大五沟。
套里庄乡 乡政府驻套里庄村。面积113.04平方千米,人口0.92万。辖10个村委会:套里庄、小井洼、元卜洞、缸房厂、小西沟、西城窑、三里庄、小坝子、小山进沟、洗马林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2632.47平方公里,约合394.8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6.22万亩,“四荒”面积117.84万亩。土壤类型丰富,适宜农、牧、林各类生产,潜在肥力较高。共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大类,7个亚类,33个土属,142个土种。其中以栗钙土为主,约358.83万亩,占总面积的94.7%。因地处干旱、半干旱草原生物带,有机质积累过程明显,尤以暗栗钙土有机质最为丰富,最高含量达7.8%。0-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地平均为1.85%,非耕地平均为2.08%,对农作物种植而言,可谓极具开发价值。从1990年起,尚义被列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之一,实施了以水、林、草为主的综合开发,现已建成截潜、灌渠、扬水站等大中型水利设施41座,打机井702眼,小机井(小石井)5837眼,建成水浇地16.7万亩,其中高标准的井渠林田路配套高效水浇地就达10万亩。近十年来,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国家、集体、个人一齐投入,对“四荒”进行了规模开发治理,已完成初步治理7.5万亩,尚有91.93万亩具有开发价值,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风力资源
尚义县处在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高压南下的必由风道,再加上尚义县特殊的地形(如山谷、高台、丘陵等)对自然风产生的加速会聚作用,县境内有多处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些区域年均风速可达6.0m/s以上,风功率密度可达200w/平方米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分别为SW和N,且风向稳定。根据国家对风能资源最佳区、较佳区、可利用区、贫乏区的划分标准衡量,我县已被划在内蒙古风源区,属风能资源最佳区,极具开发价值。
2002年11月,尚义县协同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大满井一带,选择了6个测风点,建立了6座测风塔,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地测风。测风塔的高度分别是10m、55m、65m、80m,分别观测10m、55m、65m、80m四个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方向等。为确保测风数据的完整性,测风塔各高度均安装了两个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测风仪器选用经检测合格的国产测风设备(ZFJ-1型)。通过有关专家对一年测风数据的处理分析证实,我县风能资源一年四季都很丰富,且风向稳定。
矿产资源
尚义矿产资源丰富,亟待勘探开发。县境内大多是几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地层,为成矿储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由于开采资金匮乏,致使绝大部分矿藏至今仍“沉睡”地下。经地质部门初步勘探,全县共有矿产10大类40多个矿种,黑色金属有磁铁、赤铁、锰、钛;有色金属有铜、铅、钨;贵金属有金、银;稀有金属有铍、铌、钽;冶金辅助矿石有耐火土、石灰岩、白云石、硅石;能源矿有煤、泥炭;非金属化工原料矿有磷灰石、含钾页岩、钾长石、橄榄石;非金属建材原料矿有石棉、石墨、石英石、花岗岩、膨润土、气孔玄武岩、云母、紫砂页岩、硅藻土;宝石矿有绿宝石、水晶石、石榴子石、绿柱石。现已部分探明且储量丰富的有:无烟煤、烟煤储量4719万吨,远景储量1亿吨;磁铁地质储量120万吨,远景500万吨以上,品位25-42%;赤铁矿初查储量4007万吨,远景储量6000万吨,品位30-50%;金矿地质储量400公斤,远景地质储量2200公斤,矿点较多;石墨储量50万吨,品位3-8%,鳞片大易开采;硅藻土普查储量2600立方米,具有埋层较浅、富矿区集中的特点;花岗岩储量7200万立方米,紫砂页岩储量达2亿立方米,气孔玄武岩(浮石)储量约1亿立方米。目前,对部分矿藏的开发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煤已有50余年的开采史,全县建有煤矿2座,无烟煤出口日本,供应国内各大电厂,开采能力不足,急寻合作伙伴。紫砂页岩的开发初具规模,年产缸瓦6000万片,建有生产线2条,深度开发或规模生产尚待进行。浮石开发产品主要以骨料为主,年产骨料100万立方米,面向京津,服务奥运,以其防潮、隔热、吸音、强度较大的独特优势,已打入北京轻型建材市场。花岗岩、铁矿已有私营企业开发,规模较小,但经济效益良好,有待扩大投资,形成规模优势。尚未开发的矿藏中,硅藻土、绿宝石等前景看好。
动植物资源
尚义县林草面积广阔,植物资源丰富。覆盖度在50%以上的天然草场有145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4.6万亩。年产草量36313万公斤,亩产鲜草350公斤。加上人工种草、农产饲草、林产饲草,可折合60.55万个羊单位。全县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共有500多个品种,而且品质优良,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发展牛马驴骡羊等畜牧业,是河北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32%,树种以杨、松、榆、果、杏为主,年产果品150万公斤。全县有草本植物408种,隶属4科250属;木本植物124种,隶属22科44属。其中可以入药的达百种。特别是根茎肥实、质地优良的甘草、黄花、麻黄草、赤芍、防风、蒲公英等中药材产量最大。蘑菇、黄花、蕨菜、地毛、沙棘果等名贵土特产闻名于省内外。
尚义县境内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开发和保护的种类很多。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以鸟类最多,次为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较少。珍稀特产有黄羊、伶鼬等。按人类使用价值划分,肉用类有野兔、狍子、石鸡、半翅、黄羊等;毛皮类有黄鼬、狐、伶鼬、貂、马夜狐、獾等;药用类有大雁、杜鹃、啄木鸟、刺猥、蝙蝠等。县内养鱼时间不长,品种亦少,主要有鲤鱼、鲢鱼、草鱼、鲫鱼等。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青虮子、晰蜴等
人力资源
尚义剩余劳力较多,劳动力资源充裕。全县农业人口17万人,其中成人劳动力8万人,农民一年中有50%的时间处于农闲期,目前常年外出务工的有3万人,季节性外出务工的有1万人,此外,每年仍有1万人的劳动力需输出和就地消化。近年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需要向其他行业转移。随着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全县农民的科技劳作水平大幅提高,多数农民掌握了果树栽培、牛羊养殖、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等一至两项实用技术。尚义丰富而健康的劳动力资源可为农业开发和密集型加工业提供有力保障。
水资源
尚义水资源丰沛,分布广阔。境内坝上区有大青河、二龙河两条内陆时令河和鸳鸯河;坝下区有三级支流一条(东洋河),四级支流12条,五级以下河道114条,均属海河水系。东洋河在尚义县境内长44.2公里,其上有瑟尔基河、银子河、永胜地河、勿乱沟河等大支流汇入。境内地表水来自天然降水和东洋河、银子河流入的过境水。全县年均降水量413.6毫米,总降水量10.89亿立方米,除蒸发和渗漏外,平均径流量35.7毫米,自产地表径流量9387立方米/年,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由于降水量和地形、植被的差异,地表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坝下多于坝上,中部多于北部。地下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补给,储量为7084万立方米/年,其中可开采量4865立方米/年,地下水质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三个类型。其中淡水分布占全县总面积的61.3%,适宜农灌和人畜饮用。
文化概述
红山文化
自古以来,尚义辖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根据考古发现,今县境最早的文化遗存是细石器文化。这种文化遗存,在河北省主要分布于尚义、沽源、丰宁、承德一带。在尚义境内的贲贲淖遗址,是这种草原细石器文化的代表。
贲
贲淖遗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主要文物发现有细石器和陶器,部分细石器标本被天津自然博物馆收藏。曾在尚义后山大石洞拣到一把磨制石锛,石质细腻,间有花斑纹路,十分漂亮,令人格外珍爱,常用来作为写大字时的镇石,可惜遗失于八十年代初,至今引为憾事。现在想来,这把石锛,也属于这种文化的遗存。目前,中国的考古界,把辽西到内蒙古中部一带的草原文化,称为“红山文化”,这样,我县也处于红山文化的区域之中。殷商及西周时代,今县境为鬼方地。春秋战国时代,今县境内,先后生活着北戎族、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是草原细石器文化的传人。
长城文化
历史上,今县域曾有燕长城、秦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明长城等不同时代的长城。所能看到的,是明长城遗址。燕长城东起满潘汗,西至高柳以北今尚义、兴和交界处止。位置大体在明长城以北,今县境段与明长城呈平行关系,可惜故迹无存。秦代,秦始皇在燕赵长城的基础上,沿今怀安马市口,向东经今尚义、万全、张北等边沿乡镇,逶迤向东,至张北狼窝沟口,转崇礼坝顶、桦皮岭,入沽源,至驻驼嵯坝入承德,修筑了秦长城。从此,大体上以长城为界,从事农耕的汉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分居长城南北。但是,长城从来也没有隔断长城内外各族人民的文化交融。长城本身,也体现了多民族的融合。这种状况,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了二千年的历史。汉晋时代,长城的格局与秦长城相一致。北魏,尚义的长城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北史》记载:“泰常八年(公元423年),蠕蠕犯塞。二月戌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这里的长川,即今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一带,赤城,即今河北赤城。北魏长城历经今县南境,成为此后历代长城的基础。《北史·齐本纪》记载: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北齐皇帝高洋“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自西河总泰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两次大规模的修筑,均经今县境。隋朝,又多次修筑长城。其中,曾“诏于翼巡长城,立亭彰。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北史》)”。这次工程路线,经今尚义。唐代及元前各代,尚义无长城之役。明代,为抵御瓦剌人的进攻,多次修筑长城。其中与尚义长城有关的有四次,因此,形成了尚义今天所能看到的长城的格局。今尚义长城,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实地考察,全长59.07公里,先后修筑于明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年-1620年),俗称边墙,为砖、土、石结构,宽3米,高4米,从下马圈乡南槽碾村南入境,经下马圈、小蒜沟、甲石河三乡镇,由甲石河乡青杨沟出境,进入张北县境内。位于县境南端和东南端,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围绕长城,流传于我县的文艺作品有当代的《长城谣》。
游牧文化
自古以来,尚义县就是一个游牧文化发达的区域。秦汉以后,先后有匈奴、鲜卑、敕勒、突厥、契丹、蒙古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秦汉之际,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乘楚汉战争战事紧张,无暇北顾之际,入侵燕、代(今河北、山西北部),匈奴“单于王厅直代、云中”,坝上草原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西汉初期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最为强大,“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西汉王朝根本就无还手之力。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对匈奴采取了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并取得胜利。从此,匈奴北徙漠北,“漠南无王庭”。这一时期匈奴族在县内的文化遗存已无,只有《失我祁连山》一诗流传于世。匈奴北徙后,鲜卑西进,占据了匈奴故地。今县境时属鲜卑。公元二世纪中叶(即汉代后期),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各部,立牙帐于弹汗山(今尚义大青山)啜仇水上(即今尚义、兴和一带),建立了一个控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空前强大的鲜卑部军事大联盟。檀石槐把这些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统帅。今县境属其西部。(《三国志·魏志》引裴注)到了曹魏间,鲜卑神元皇帝力微所部曾居大青山下长川(今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一带),并一度振兴。东晋,大青山一度成为拓跋鲜卑都城。史载,拓跋鲜卑桓帝中子慧帝在位,“未亲政事,太后临朝,以诸部人情未悉款顺,乃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之。”四年后,迁于大宁。东木根山,即今尚义与内蒙古兴和县的界山大青山,大宁,即今张家口一带。此后,“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北朝时期,鲜卑族再度振兴,直至建立“代”政权和北魏王朝。从鲜卑“东乡西迁”以来,先后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约三个世纪之久。大青山一带,一直是鲜卑族重要的活动地域。鲜卑族在尚义一带的文化遗存,主要有以下方面:
⑴檀石槐王庭
位于大青山区石房沟的石房遗址,是檀石槐单于庭遗址所在。
⑵鲜卑墓葬
位于大青山区的叭沟。有墓群。
⑶北魏早期摩崖石刻
在大青山西麓离尚义县城10公里处,有一处摩崖石碣。碑石呈馒头状,与群峰浑然一体,质地为花岗岩,通高3米,底宽5米,顶宽3.9米,通厚1.3至1.9米。碑文共发现十一行,为汉字魏书,其中一半属于鲜卑文物,为礼祭北魏先皇列祖刻石;一半属于元代刻石,为至正壬寅年间记事。
碑文如下(阙文代以□):
七宝山神大王
大海行灵王
西天宣冥君
昭慧灵显冥君
开天三皇圣祖
观音菩萨建修大碑
至正壬寅年
大南山七宝涧清水泉住坐
阴阳官阎泰
东乡西迁中
大元间兴和路咸宁县
宗教文化
近代县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对尚义来说,是民国以来的事情。然而,尚义境内的宗教活动,却由来已久。
⑴天主教在尚义
据史料记载,天主教传入县境的时间,是在清同治九年(1870)。这一年,西湾子天主教堂两位司铎来南壕堑传教,并于第二年修建教堂一处。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十五日,新教堂落成,全部建筑面积占地约50亩。这就是塞外著名的“三一堂”。其影响波及京津地区,甚至海外。从清同治九年到民国二十四年(1870-1935),是天主教在县境传播并得以发展的时期。到民国二十四年,天主教在县境的传播区域,已经由南壕堑一地,发展到大苏计、老虎山一带。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说光绪二十九年(1903),南壕堑天主堂设立初、高等小学校。1928年(一说是1927年),改建为“养正中学”,分男子、女子两部。1947年,迁往张北县。1948年春,再迁到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1948年下半年迁到大境门外坝岗东街一号,解放后停办。从民国二十四年到1948年尚义第二次解放,是尚义天主教教务基本定局时期。这一时期,天主教流传区域较前有了很大扩展。这一时期,潘少卿出任“三一堂”首任中国本堂司铎,改写了“三一堂”本堂司铎自清以来一直由外国人担任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尚义天主教开始复苏和重新发展阶段。
⑵耶稣教在尚义
民国十五年(1926),耶稣教曾一度传入土木路一带,不久失传。当时的情形是:“有教堂一处,中国宣讲一员,教民约二三十名。”信教群众很少,也未能传播开来。究其原因,“耶稣教在张北地界比天主教传教日浅,故入教人民无多”,虽有外国补助经费,最终还是失传了(《张北县志·宗教》一九三五年版)。
⑶伊斯兰教在尚义
史载,县境有组织、有场所的伊斯兰教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其时,土木路、西城窑各建有1处清真寺,各有1名阿訇,各有200名穆斯林。到了光绪年间(1875-1908),一批宁夏商人在三和城一带聚居,渐成村落。为适应宗教生活需要,他们建起一处清真寺。时有阿訇1名,穆斯林300名。现在,西城窑清真寺保存完好,三和城亦有清真寺1处,惟土木路清真寺已于民国年间毁坏无存。在尚义,伊斯兰教仅传播于回族一族。
⑷藏传佛教在尚义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传播于我国的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族地区。在尚义,清、民以后,该教在四台、五台等蒙古族台兵、牧民中有所信仰,但无喇嘛庙建筑。迄今,在蒙古族牧民的丧葬、祭敖包等活动中,仍遗有该教烙印。敖包,在坝上称作“脑包”,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土、木、石堆。认为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敖包神被视作氏族保护神,是第一位神。敖包,往往垒在“风水’好的地方。现在,每年夏历五月十三日,尚义县五台蒙古营均要上祭,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后,每作赛马、摔跤等娱乐以尽余兴。
⑸道教在尚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相尔注》。它把图腾、上帝、祖先、山川等崇拜,全部并到了一起,成为中国各民族原来分散零星的迷信的总称体。尚义境内见于记载的最早的道教建筑,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乌里雅苏台建造的一座关帝庙。道教在尚义的兴盛时期,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前数年间。其时,道教庙宇几乎遍及全县。其中,土木路、大青沟、乌里雅苏台、西城窑、套里庄、狮子沟、毛忽庆、旧庙、下纳岭等地的庙宇,规模较大,系有庙会之地。其时“火居道士”数目,因无史据,不敢臆断。出家道士数目,在所不多,多为一人一庙,且无明确分工。民国十五年后,大部分庙宇毁于战乱,道教的传播宣告中断。现在,全县已无道教信徒。
古代和近代文艺
尚义文化艺术的历史,大部堙没于黄沙白草之间。在仅见的史料中,可知的文艺形式有以下几种:
⑴诗歌
流传于县域的第一首诗歌是匈奴的《失我祁连山》。公元前二世纪,匈奴与汉朝的战争中,失去了“美水草、宜畜宜牧”的祁连山和燕支山(两山都在今河西走廊),此后,在匈奴人中流传着这样一首口头诗歌: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书·匈奴传》)
诗歌凄婉动人。流传于县域的第二首诗歌作品,是敕勒族的《敕勒歌》。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敕勒族在与鲜卑族的战争中失败,全部族沦为拓跋鲜卑贵族的奴隶,被迁徙到漠南西起今内蒙古五原,东到今河北省沽源(古称滦源)一线的广大地区,大体上位于阴山及其余脉山系附近的大草原上(《魏书》)。其地包括今坝上全境。漠南地区因此被称为“敕勒川”。当时流传下来的那首著名的民歌《敕勒歌》,就是我们这一带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情形及敕勒人民勤劳豪放的真实写照: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乐府诗集·敕勒歌》)
《口北三厅志·艺文志》,将诗中的“草低”写作“草底”,可作为《敕勒歌》的又一版本。在张家口的地方典籍中,称《敕勒歌》为张北诗歌,即今张家口以北广大的坝上地区的民歌,是有道理的。百灵鸟是坝上的特产。描写百灵鸟的诗歌,元人最多。著名的有:元代诗人马祖常的《白翎雀歌》,张宪的《白翎雀》,杨维桢的《白翎雀辞二章并序》。此外,明人王玮的《白翎雀图》,清代无名氏的《白翎雀》,高士奇的《白翎雀》,也是传世之作。白翎雀就是百灵鸟,因其身上有白翎而得名。当时,这些诗歌在县域广为传唱。
马祖常的《白翎雀歌》诗云:
乌桓城下白翎飞,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
旧时飞燕在昭阳,沉沉宫殿销鸳鸯?
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喧春昼长。
其它诗人的百灵鸟诗词,为省篇幅,不再引用。
口蘑是坝上的特产,名闻遐迩。元人柳贯《后滦水秋风词》之三,对其有传神的描写:
山邮纳客供次舍,土屋迎寒催墐藏。
砂头蘑菇一寸厚,雨过牛童提满筐。
清代,张家口外皆国家育牧之场,马牛羊不下数千百万,望若云锦。高士奇有诗云:“广放山南与山北,月中绚烂锦七襄。”时人尚有“牛羊头数以谷论”等名句传世。
高士奇的《沙燕》,也写得较好:
于飞沙上燕,结侣亦双双。
无计巢朱屋,何由傍绿居。
依栖惟在野,鸣唤自成腔。
触物乡心动,茅檐想越江。
民国间,在县境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坝上咏春》:
一阵风来一阵沙,行走千里无人家。
初冬未到冰先结,老死不见桃杏花。
由此可见,昔日尚义县境诗歌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接近自然,接近生活,现实主义是其发展的主流。
⑵散文
古往今来,与县境有关的散文家,大体上有以下几位:
班彪(后汉):代表作有《拟答北匈奴书并奏》。
蔡邕(后汉):代表作有《谏伐鲜卑书》。
侯应(汉代):代表作有《论匈奴保塞议》。
尹耕(明代):代表作有《弃开平说》。
周伯琦(元代):代表作有《扈从北行记》。
虞集(元代):《威宁井氏墓志铭》。此墓,位于县境大青山区。
孙嘉淦(清代):《请于开平、兴和添驻满兵奏札》。
⑶曲艺
光绪二十年(1894),下马圈开始组织了第一个秧歌剧班。这是县境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团体。到民国年间,县境曲艺形式由少到多,参与活动的民众渐趋活跃。主要的曲艺样式有以下几种:
插花落子
插花落子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本县著名艺人叶禄(艺名拆散人家),在“蹦蹦儿”唱腔基础上,经艺术加工发展而成的一种唱腔形式,在县境流传甚广。叶禄之子叶有全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增加了舞蹈动作设计,使落子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演唱时,板声清脆,丝弦悠扬,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戳古董
戳古董是一种独特的演唱形式。专门演绎一些图财害命、报复杀人、奸淫破婚、嗜赌惹祸等传奇故事。代表作有《七十二个戳古董》和《三十六个钻空空》。由叶氏父子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开始演唱,内容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在坝上享有盛誉。
⑷地方戏——尚义东路二人台
“蹦蹦儿”戏班的表演形式,由踩高跷逐步向打地摊发展,并突出道具中的手绢、扇子和霸王鞭的使用技巧,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故称“二人台”。
清末,县域已有人演唱《信天游》、《烂席片》、《爬山调》等民歌,时称“丝弦坐腔”,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加以艺术再创造,发展成“蹦蹦儿”戏。民国八年(1919),民间艺人叶禄组建第一个“蹦蹦儿”戏班,在境内演唱。当时有4名演员,2名乐手,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著名北派横笛演奏家冯子存。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和锣鼓,具有地方特色。民国十二年(1923),民间艺人常有禄(艺名愣板头)也建起7人戏班。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域又相继建起10多个戏班,从业人数达到200人。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剧种得到了推陈出新,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有很大发展。一是不局限于二人演唱,根据剧情需要,设定演员人数;二是伴器方面,配备了扬琴、二胡、笙等乐器。代表作有《打樱桃》、《挂红灯》、《墙头记》、《打金钱》等。到1988年底,全县有34个业余二人台剧团,从业人数约700人。
⑸民间艺术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
吹歌
乐器以唢呐为主,配有笙、管、横笛、箫,有时还配有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俗称鼓匠。
干壳(瓜嘴)
民国十二年(1923),民间艺人常有禄开始说唱干壳。他目不识丁,但聪明过人,能把眼前所见事情即兴编成干壳,出口成章。干壳内容通俗易懂,情节曲折动人。代表作有《地下党员袁为民》。干壳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至今仍在流传。
拳笙
拳笙俗称“吹皮拳”,是由南壕堑镇桃卜山民间艺人韩德明独创的一种民间吹奏艺术。它是在吹口哨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而逐渐演化而来的。吹奏时,双手合抱,拇指关节稍稍弯曲,留一小孔,用嘴对准孔吹气,形似吹笙,故称拳笙。1960年,韩德明被选送到省参加文艺演出,获得优秀节目奖。可惜,此艺术因技术难度大等原因,现在已经失传。
⑹其它
舞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境内有九头灯舞;五六十年代,民间有顶灯舞。可惜顶灯舞后继无人,业已失传。
社火
社火,即结社闹红火。主要有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舞龙灯、耍狮子等,多于年节举行。与其它地方相比,无特色。
杂技
在尚义县勿乱沟村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曾出土了一块画像砖,画面人物是古代的杂技演出场景。这是有史以来,张家口地区最早的杂技实物史料,说明最晚在辽代,当时在县域居住的契丹人,就已经开始演习杂技了。这也是尚义与国外文化交往的史证之一。(参看《张家口日报》陈朝志文)
水利
史载,太和十二年(488)五月,北魏孝文帝诏六镇各修水田,通渠灌溉。这是本县和张北最早的水利记载。
现代文艺
小说创作
尚义的小说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较好成绩。代表作家樊殿武,河北省作协会员。樊氏勤于笔耕,思维睿智,八十年代先后在《钟山》、《飞天》、《河北文学》、《北方文学》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约二十多篇,约二十多万字。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黑潮》、《野山风尘》、《女儿湾》及短篇小说《大泽》、《六月雪》、《茴茴滩》等,其中,《茴茴滩》荣获河北省作家协会文学新秀奖。作者被《当代青年作家名典》收录。
绘画
绘画创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88年,全县100名美术爱好者,先后发表绘画作品500余幅,参加国家、省、地绘画展作品100余篇。代表人物有段孝和段明。全县有1名省美术协会会员,3名市美术协会会员。其中青年画家段明,仅在《中国连环画》上就发表作品300余幅,30多篇作品在省市参展获奖。他的《老妯娌的新话题》入选香港中国艺术大展。段明是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其事迹被收入《当代中国美术家名录》。
书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县内书法人才甚多,但未举行书法展览,埋没了不少人才。八十年代后,涌现出一批书法人才,代表人物有杨世萱和张子义。其中,杨氏字形结构严谨,功力深厚,其作品多次在省地书法展中获奖;张氏笔名羊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艺术委员,擅长行书、楷书,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多次获奖,其姓名被收入《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名录》。
摄影
摄影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全县大约有近1000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大众摄影》发表;200余幅作品参加地、省和全国摄影展。主要代表人物有杨晓杰、邓秀等人。1982年,杨氏的摄影作品《蒜农乐》在全国摄影作品展览中展出。1984年,他的另一幅作品《旋律》再次参加全国摄影展,并被选送到日本、新加坡展出。杨氏被辑入《中国摄影家名人辞典》。
报业
有史以来,尚义共办过两种报纸。一种是1958年所办的《跃进报》,一种是1999年所创的《尚义报》。《跃进报》创刊于1958年5月1日,是尚义县有史以来第一张县级报纸。它是尚义县委的机关报,由张子光题写报头,为不定期刊。《跃进报》为单张两版,即八开两版。根据情况需要,有时出增刊(为三版),有时出合刊(为四版),有时彩色套印。从创刊到是年12月16日停刊,先后发行59期,另有两期《号外》。《尚义报》创刊于1999年国庆节,2003年10月停刊。由县委宣传部主办。为半月刊。报头题字出自赵军湛之手。共出版90期。版面分工:头版为要闻版,二版为新闻版,三版为生活版,四版为副刊。各版细设若干栏目。樊殿武任总编辑。
经济建设
尚义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3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强县富民主题,艰苦创业,奋力攻坚,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以风力发电为主的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农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形成了蔬菜、畜牧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发生了历史上成效最大、群众最为认可的变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尚义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总结了历届县委的发展思路,辩证分析、重新审视全县的优劣势,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从地处环京津贫困带,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出发,确立了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以膜下滴灌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以优质肉类产品为主的特色养殖、规范规模化矿产开发和围绕草场改良发展以私人牧场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五项产业,同时,根据区域位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分类推进南、北、中三个经济集聚区发展。南部是坝下浅山区,围绕红土梁煤矿、集张铁路、白郭公路,发展矿业开采加工和物流业;中部以县城为中心,建设山水型生态城镇,发展风电、生态旅游产业;北部是坝上草原丘陵区,主要发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畜产品深加工以及商贸流通等。
绿色生态立县,把尚义打造成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农副产品基地。尚义县土地资源丰富,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生态农业等工程的实施,使这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2000年到2005年短短的五年中,这县的林木就发展到了137万亩,相当于从建国初到2000年这50年的3倍,并且林木的保存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植树的同时,这县从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还在林间种植了大量的优质牧草,充足的草资源再加上禁牧舍饲的政策,为这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禁牧舍饲,这县大力调整畜种结构,压缩马属畜,淘汰山羊,发展肉用牛羊等优良畜种。全县以石井乡为改良基地,投资280万元,建起了占地100亩的种羊场,引进澳大利亚的五角倒赛特、萨福克、美丽奴等一批优质种公羊,进行改良,提高了羊的商品率。全县还建起了牛改中心,引进冷冻精液,对乳肉兼用的母牛进行改良。还大力推广“四良”养殖技术,努力推进舍饲、饲草饲料加工进程,积极实施胚胎移植和肉用牛羊改良技术,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通过几年的良改,全县畜牧业的商品率提高到了80%,素称“铁杆庄稼”的畜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目前,全县牛发展到5.7万头、羊发展到28万只。每年向市场提供食肉1500吨,禽蛋3000吨,鲜奶1600吨。不仅建成了北方重要的肉食品基地,而且大批种羊还实现了外调,畜牧业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5%。大量的林草还发展起了草产业,兴起了草业加工业,每年全县有600吨饲草实现了外销。
香口蘑是尚义及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著名特产,素有“蘑菇王”、“草原明珠”之称,因为它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菌肉肥厚,香味浓郁,口感滑嫩,风味独特,所以成为极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新宠。目前,产品热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海口等大中城市。
绿色工业富县,大干快上风电业,剑指全国风电第一。尚义县长期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处在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高压南下的必由风道上,再加上该县坝上和坝下特殊的地形对自然风产生的加速会聚作用,自古大风甚多,是全国少有的风能集中区。据测风资料显示,全县1500多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300米以上的地域上,10米高空年均风速在每秒6米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200瓦以上,70米高空年均风速在每秒7.8米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390瓦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根据华北电力设计院特邀电力专家组的评估结论,县域所在地属风能资源丰富区,风的品质非常好,绝大多数时间内风速处于可利用范围内,所在地属风能资源丰富区。2002年11月,尚义县协同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大满井一带,选择了6个测风点,建立了6座测风塔,进行了实地测风。测风塔的高度分别是10m、55m、65m、80m,分别观测10m、55m、65m、80m四个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方向等。通过有关专家对测风数据的处理分析证实,尚义的风能资源一年四季都很丰富,且风向稳定,年均风速可达6.0m/s以上,风功率密度可达200w/平方米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都很好,且风向稳定。依据国家对风能资源最佳区、较佳区、可利用区、贫乏区的划分标准衡量,尚义县属风能资源最佳区,极具开发价值。
2003年初与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开始“对接”,2004年7月国华尚义风电3.45万千瓦一期工程开工,2005年10月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由于风力资源好,合作愉快,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尚义县于2004年6月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举行了又一签订仪式,将规划总容量增加到100万千瓦,总投资达90亿元。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前两期工程累计8.4万千瓦,今年完成三期工程4.95瓦,并做好四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到2020年完成总体目标。为了加快风电的推进速度,2007年3月8日,尚义县与位列全国五大电力集团之首的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的总投资50亿元、建设规模50万千瓦的龙源尚义石人、麒麟山风电项目正式签约。今年5月4.95万千瓦的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年底并网发电。目前,尚义风电实现并网发电8.4万千瓦,今年底全县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8.3万千瓦,力争实现20万千瓦。良好的风力资源,已有10使多家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公司纷纷抢滩尚义风电。目前,已与北京国华、国电龙源、中水投、爱尔兰安粹等10多家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签定了开发协议,总开发规模达485万千瓦,总投资442亿。到2010年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将成为全国风电第一县。
今后尚义将按照既定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把以“五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有所侧重地抓出特色和亮点,在“两圈”中抢占一席之地。在风能资源开发上,要抢抓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把风电产业做强做大,到“十一五”末,全县风电开发总规模至少达到60万千瓦,力争达到80—100万千瓦,实现“全国风电第一县”的目标;在节水农业上,要在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效节水模式,进一步推广普及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到“十一五”末,膜下滴灌推广面积要达到10万亩,占到全县水浇地总面积的63%,此外,将特色养殖、矿业开发、生态旅游等产业做大做强,使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尚义早日呈现。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极具条件。境内自然风貌南北迥异,以坝缘为界,坝下林壑森秀,山石盘郁,坝上天高气爽,人情醇厚,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于此交融,流漾着独特的地域气息。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北大滩"雄沉宏阔,一望无垠,草丰水美,牛羊肥壮,俨然一幅草原画卷。
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近年来,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五台蒙古营是河北省唯一保持民族语言和习俗的纯蒙民牧业村,周围10万亩草滩野芳争妍,察汗淖尔澄静如练。初具规模的度假村设施齐全,蒙古民族的文化符号一应俱全,在这里纵马扬鞭,听歌赏舞,品食奶茶和手扒羊肉,可充分感受马背民族的剽悍与豪放。坝下贵沟山峰回路转,林木蓊郁,有原汁原味的天然植被。夏秋之季,黛绿参天,幽深莫测,狍、兔、山鸡等野生动物出没于山间,每年约有游客数千人次慕名而至。县境内的大青山属阴山余脉,海拔1919米,孤峰突起,山势险峻,夏秋之季,火红的沙棘、山丹花漫山遍坡,登临者络绎不绝。
尚义县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的新石器遗址,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明长城蜿蜒于坝下贵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至今保存犹为完好。尚义境内自然景观古厚真璞,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面貌,是都市人避离喧嚣,亲和自然的最好去处,同时也是影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场地。每年盛夏,南方炎热难当,这里清风习习,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尚义县是避暑和旅游的天然胜地。到这里旅游,不仅可以避暑纳凉,还可以领略到苍茫草原的独特景观,追寻北方游牧民族的足迹,观赏坝上的名胜古迹。境内西北部的五台蒙古营是河北省唯一保持蒙古族语言和习俗的纯蒙民牧业村。营子里10万亩草滩上牧草摇曳,百花吐艳,牛肥羊壮;察汗淖尔湖浩渺无边,水鸟翔集;蒙古包里牧歌悠扬,奶茶飘香,品一口蒙古式的手把羊肉,令人心生旷达情怀。人文历史旅游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旧石器遗址为代表。明长城位于坝下棍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是明代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人文历史旅游主要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以及石人背历史遗迹为代表,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
明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位于坝下桂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为明代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也称边墙山,风貌遗迹至今保存犹为完好。
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尚义县石人背地质公园位于套里庄乡东南14公里处,距张尚公路15公里,属坝上高原与坝下山区的结合地带。境区内群山起伏,怪石嶙峋,石人、石象、石雕、石龟、石鼠、石蛇等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再加上石人泉天然矿泉水和辽金时代的将军墓、附马坟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景区开发频添了无穷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是一处含苞待放亟待开发的理想旅胜地。
生态旅游以察哈尔私人牧场、青湖旅游度假村、鸳鸯湖生态植物园、桂沟山自然风景区和大青山森林公园为代表。
尚义“四景”
尚义县四景即“琴堂三峰”、“萧寺疏钟”、“鸟声穿云”和“东山观日”。前二景为文人附会,现在已无多少观赏价值;“鸟声穿云”因尚义“老虎山一带产百灵鸟,且较他处为佳,每当天气清和,则鸟声断续,堪以冶情”而得名;“东山观日”因“自东山高处远望,日出映射,(安固里)淖中光彩夺目,大有泰山日观峰之景”,因以得名(《察哈尔通志·卷四·尚义设治局疆域·古迹》)。老虎山现属八道沟镇,东山现属石井乡。
古洞
《察哈尔通志·卷二·张北县疆域古迹》:“南壕堑村西二里,有大小石洞各-。大洞深约一里,高约六七尺,宽丈余,内分四五支路。小洞与大洞无异,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惟略小耳”。即今大石洞和小石洞。现因采石破坏,洞口已被封死。
古墓
县境古墓主要有三处。一在狮子沟村。墓内有石碑一座,落款书“延祜六年岁次已未三月立”。延祜六年,即公元1319年,时置元仁宗朝,为元代墓葬。一在大青山叭沟,有鲜卑墓葬群。依据鲜卑“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宋书》)的记载判断,当为鲜卑衣冠冢。一在南壕堑镇王茂沟。王茂沟即“王墓沟”,因相传葬有王而得名。旧有石人、石马、石桌等,现已破坏殆尽。不详何代墓葬。
北魏早期摩崖石刻
位于尚义城南10公里大青山区。详见《尚义文史资料(第三、四辑)》中《大青山史话》一文,此略。为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红山奇石
位于尚义县甲石河乡大红山。红山奇石,奇在其字。
在大红山顶的一块巨石上,奇迹般地保留着先人用特殊方法书写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写在一块嵌入山体的巨石上,大约有十余处之多。字体小如蝇头,大如拳头,遇水字现,水干字隐,令人扼腕称奇。因当地处于半干旱区,年降雨量较少,故平时难得一见。因此,无论官方正史,还是地方史志,对此均未做只字记载,只有当地土著,对此有所了解。故此奇石的书写方法,书写年代,书法作者等,目前尚属历史之谜,均有待于人们去研究,去探索。
关帝庙
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县境曾有关帝庙4座,,民国年间即已残破,今已无存。分别是:乌里雅苏台关帝庙(乾隆四十八年建)、合不庆关帝庙、陆合城关帝庙、毛忽庆关帝庙。
元碑
据《口北三厅志》,大青山后存有元代虞集所撰《威宁井氏先莹碑》一尊,《口北三厅志·艺文志》有全文收录,多为歌功颂德之辞,有兴趣者可参阅,此略。
长城
位于县南境,与张北、万全、怀安诸县长城相连接,现存遗迹为明代长城,部分地段保存尚好。本人在《尚义文史资料》1-4辑已有涉猎,此不详述。
草原
县境内的察汗淖儿草原,又名五台草原,背靠察汗淖儿,湖光草色,鸟语花香,景色旖旎,气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纳凉、旅游、度假之地。该草场面积约13.9万亩,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最大的天然草场,为河北第一草原。河北省唯一保持蒙古民族生产、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蒙古族聚居村一一五台蒙古营,就座落在这里。美丽的草原,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草原歌手——一百灵鸟和著名的口蘑,就生长在这片绿色的原野上。